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想说爱你不容易 | 一位交警对交通信号灯的思考

编者按:交通设施彰显城市品质,交通信号灯规范良好设置更是城市品质点睛之笔。

随着城市机动车化程度快速发展、市民交通安全有序出行需求提高、城市路口精细管控难度日渐加大,以及各地先后推动的交通设施“两化”工作和“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都对交通信号灯规范化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就交通信号灯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如何实现“信号灯精细化、实用化平面布置”结合实际案例效果进行了探讨比较,并给予推荐形式。

一、公安交警对交通信号灯平面布置的理性认识

交通信号灯的精细化、实用化平面布置是公安交警最为关心的内容。

作为城市管理链末端且容易“背锅”的职能部门,公安交警最能认识到规范、精细且实用设置的交通信号灯能够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包括:有利于驾驶员快速辨识和准确认读,促进守序率改善,减少误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有助于公安交警更好地开展高峰期排堵保畅、平峰期绿波协调、良好交通秩序维护、特勤应急任务保障等。

更是城市交通大脑、智能交通体、大数据平台实现智能化管控功能最基础性的底层支撑环节,也是营造车联网、车路协同、无人驾驶等交通新技术落地推广的有利交通信号基础设施环境。

交通信号灯良好平面布置让公安交警“想说爱你不容易”。

首先,城市持续开展交通项目的交通信号灯建设量大,时间跨度长,有责任心的公安交警都会认真审核把关拟建的信号灯建设方案,对每个路口都要根据实际和对照国标灯具、杆件、管线、接电、点位、功能等进行认真审核,往往需要与设计、施工人员充分沟通和多次修改后,才可能将建设方案修改完善到位,认真审图是公安交警业务中十足费心耗精的活。

其次,没有征求公安交警意见或不按交警意见修改完善的信号灯方案,在信号灯建成后往往和实际交通管理需求又有很大差距,不同交通建设项目、甚至同一交通建设项目的不同标段建设出来的交通信号灯风格样式迥异,不仅让驾驶员正确视认困难,影响实际管控效果,也会增大公安交警管理难度和增加运维成本。

实现交通信号灯良好的平面布置过程却是困难重重。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参差不齐的设计人员对国标理解把握和设计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忽视、忽略对本地交通信号灯一贯设置风格的继承和发扬;

其次,信号灯的规划建设阶段可能与公安交警业务工作存在脱钩,也就是本地上层管理制度或职责分工未将信号灯的规划建设阶段征询意见的流程未纳入公安交警参与审核这一环节,导致交警未能参与到交通信号灯的建设过程中;

第三,公安交警内部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缺失,或者相应岗位人员没有在规划设计环节较好的把握和纠正信号灯设置细节的专业能力,这也和公安交警承担巨量管理工作有关,一线执勤警力十分有限,应付日常勤务、执法巡控、事故处理、已经都已捉襟见肘,专业审图环节无暇顾及、心有余力不足,听之任之;

第四,公安交警在交通项目建设的话语权有限,即使公安交警提出了专业到位的优化调整意见,仍然会存在设计人员理解修改不到位、建设项目业主方不重视、建设经费不支持等情况。

二、交通信号灯良好平面布置的基本逻辑

一般来说,每座城市交通信号灯平面布置有其当地风格特点,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一环,交通信号灯在建设时在满足有关法规、国标的前提下,还要顾及本地交通信号灯总体的风格、样式和驾驶员对交通信号视认习惯,最大可能让交通信号灯建设简洁、清晰、一致、实用和有效。

笔者结合在公安交警交通信号设施管理岗位十余年工作经验,与读者共同探讨常规平交路口交通信号灯的精细化、实用化平面布置优劣比较,以及该条件下的交通信号灯设置的推荐形式。

探讨前,首先要搞清楚信号灯良好平面布置依据的基本逻辑——以标准为底线,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在路口一定交通组织条件下,最大化满足使用者通行路口时对交通信号观察和辨认的使用需要。

“路口一定交通组织条件”包括了路口相交道路等级高低、右转是否有渠化专用转弯道、人行过街在道路中央是否有驻足区等;“满足使用者通行路口时对交通信号观察和辨认的使用需要”是指交通信号灯在路口具体设置位置选择,要以最佳辨认视角、最大程度覆盖到它所管控服务车道内靠近停止线的排队车辆,让驾驶员便于观察、识别和认读。

为便于述说,本文讨论的常规平交路口均是实际交通环境中设置最普遍、占比数量最大的十字相交路口,丁字和其它形状路口均可参考设置。

三、常规平交路口交通信号灯平面布置优劣比较

1、信号灯支撑方式立柱式与悬臂式比较。

立柱式支撑方式简单,只能设置在路口出口道单侧(无中间绿化带)或两侧(有中间绿化带),信号灯空间位置选择局限性大,信号灯灯屏只能选择纵向排列,且驾驶员过路口时与信号灯之间构成斜视角,视认性不佳;在方向指示信号灯与机动车信号灯组合形式时,不同信号灯箱紧凑贴挨,增加驾驶员对所需交通信号的辨识难度。优点是设置简单,投入少,容易维护,不容易被超高车辆剐蹭。

blob.png

立柱式信号灯实景图(坐标:大连市)

悬臂式支撑方式可使信号灯在路口出口道上方横向设置位置不受限制,最大程度让信号灯以正视角对应管控车道,充分照顾驾驶员对交通信号视认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也可任意选择信号灯灯屏横向或纵向的排列形式,特别是为方向指示信号灯与机动车信号灯组合形式时提供较充裕位置空间,也使交通信号灯规范美观,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品味和形象。不足是投入相对较大。

blob.png

悬臂式信号灯实景图(坐标:珠海市)

2、信号灯单点源信号和多点源信号比较。单点源信号和多点源信号指的是信号灯在路口的设置点位是否重复。

单点源是信号灯在路口不重复设置,单点源信号灯大都优先设置在路口的出口道位置,保证停止线及上游导向车道内的车辆能以最佳正视角辨认,但不能较好解决同一车道车内后面的小型车辆容易被前方大型车辆遮挡视线的问题,都会出现后方跟随车辆驾驶员在绿灯亮起时起步慢而影响整体通行效率,或者在红灯亮时因注意不到交通信号灯色变化而误闯红灯的情况。

blob.png

单点源信号灯实景图(坐标:武汉市)

多点源信号是指主、辅信号灯在不同设置点位搭配设置方式,即在路口的出口道位置设置主信号灯的基础上,在路口进口道左侧、右侧增加设置辅助信号灯,即能增加信号灯覆盖排队车辆同时视认范围,也能最大程度减少前后车遮挡干扰,特别是大车遮挡小车辨认交通信号的情况发生,有效帮助驾驶员在灯色发生变化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与单源信号相比较,多源信号投资相对较多,运维成本大。

blob.png

blob.png

多点源信号灯实景图(坐标:珠海市)

3、信号灯灯屏纵向、横向排列形式比较。

信号灯灯屏纵向、横向排列形式不影响驾驶员对交通信号灯灯色的视认,排列形式本质上区别不大,但纵向占用悬臂杆件支撑空间小,有空间增加灯箱数量照顾多车道信号视认需求;另外,从驾驶员易认读性来说,纵向排列也更加直观。纵向灯屏缺点是纵向排列采用悬臂设置时会占用半个灯具高的安全净空,增加信号灯被超高载货车辆剐蹭的机率。

blob.png

信号灯灯屏纵向排列实景图(坐标:桂林市)

信号灯灯屏横向排列多选择悬臂杆支撑,在立柱杆支撑的横向排列信号灯灯屏很少见。横屏灯在车道上方悬挂占用安全净空相对较小,不容易被大型车剐蹭;在不规则路口,当悬臂杆与对应方向呈一定夹角时,由于横向灯屏左右转动相较纵向灯屏受限更多,横向灯屏信号灯基准轴难以较好视角对应所控机动车道中心点;多源信号设置场景中,远端悬臂杆的横屏灯会和近端立柱杆的竖向灯在路口环境整体协调、风格一致性不佳。

blob.png

信号灯灯屏横向排列实景图(坐标:青岛市)

4、信号灯倒计时是否设置的比较。

信号灯倒计时是否设置在行业中也算是比较难统一意见的话题,笔者观点已发表在2019年7月13日赛文交通网《拆还是建 | 众议交通信号倒计时》文章中。无论从广大交通参与者出行时对交通信号需求以人为本角度出发,还是实际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印证,总得来说倒计时显示器的对交通整体安全和运行顺畅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其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

它最显著特点是可以让交通参与者提前获知信号即将变化,有助于驾驶员从容、及时做出正确交通行为选择,基本消除了以往绿灯结束时驾驶员遇灯色突然变化急刹车现象,也减少了红灯结束时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绿灯起步拖延。

采用的末程式倒计时不仅对交通安全和效率促进作用明显,而且对信号灯智能协调控制影响有限;也不会引发驾驶员在红灯等待时的焦虑感,是市民接受度高和普遍需要信号控制方式。

如果没有倒计时,特别在限速值较高的主、次干道上沿线路口处,突然出现亮黄灯会经常导致驾驶员反应不及时而产生急刹车甚至闯红灯等安全隐患。

blob.png

部分城市倒计时实景图(坐标:深圳市)

blob.png

部分城市倒计时实景图(坐标:珠海市)

作用辅助性的交通信号,倒计时正确应用的关键在于它和灯色同步变化的准确性,在设置形状尺寸上也不能过大过夸张越俎代庖地取代交通信号灯主体作用。

blob.png

blob.png

部分城市倒计时实景图(坐标:上图南京市、下图青岛市)

以往配时方案更换时发生的跳秒现象,可通过技术手段得到较好的解决,更换了新控制模块末程式倒计时,无论是方案自动切换或人工手动干预都不会出现跳秒。目前珠海全市统一了倒计时独立设置的样式,既能较好地配合交通信号灯灯色变化显示,又充分照顾到了广大交通参与者必要的视认性。

四、常规平交路口交通信号灯平面布置推荐形式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为读者更加直观介绍和提供参考,笔者结合不同交通组织条件路口场景,借助图例给出常规平交路口交通信号灯平面布置推荐形式如下:

1、简单路口。

简单路口是未对路口进行右转渠化设计,右转车辆需经过路口停车线后才能右转;过街斑马线连续不分段,道路中央双黄线(绿化带)不设置二次过街驻足区,即一次过街。适用于路口进口道在3车道及以下的次干道、支路相交。

形式一:仅在路口出口道设置远端信号灯。适用于支路与支路相交的路口,或者支路与次干道相交的支路出口道一侧。

blob.png

形式二:在形式一基础上增加近灯。适用于次干道与次干道相交的路口,或者次干道与支路相交的次干道出口道一侧。

blob.png

2、右转渠化路口。

右转渠化路口是已对路口右转进行渠化设计,设置了三角状人行安全岛和右转车辆专用转弯车道,右转停车线设在右转车辆转弯的过程中间;过街斑马线在道路中央连续不分段,道路中央绿化带(双黄线)不设置二次过街驻足区。适用于路口进口道在3车道及以上的次干道、主干道相交。

blob.png

3、中央二次过街路口。

过街斑马线在道路中央分段、不连续,道路中央绿化带(双黄线)设置二次过街驻足区。未对路口右转进行渠化设计,不设置三角状人行安全岛和右转车辆专用转弯车道。适用于路口进口道在3车道及以上的次干道、主干道相交。

blob.png

4、右转渠化+中央二次过街组合路口。

在对路口右转进行渠化设计,设置三角状人行安全岛和右转车辆专用转弯车道,右转停车线设在右转车辆转弯的过程中间,且过街斑马线在道路中央分段、不连续,道路中央绿化带(双黄线)设置二次过街驻足区。适用于路口进口道在4车道及以上的次干道、主干道相交。

blob.png

五、常规平交路口交通信号灯平面布置推荐形式实景图

(一)主干道交主干道路口实景图

blob.png

blob.png

(二)主干道交次干道路口实景图

blob.png

blob.png

(三)次干道交支路路口实景图

blob.png

blob.png

 结语 

交通信号灯的发明第一次利用灯色信号,从时间上消除了车辆、行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平面轨迹冲突。它既是市民出行关注度最高的交通安全设施,也是公安交警开展有效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最紧密“伙伴”,包括对路网信号调流以及对路口信号调优。

作为决定交通灯能否有效发挥作用最基础的环节,势必要从信号灯规划建设上把好信号灯精细化、实用化平面布置的源头关,在源头上规范交通信号灯设置主要有两个环节:

一是设计要接地气。城市道路规划人员在开展交通信号灯设计时,不要纸上谈兵,一定要亲身体验和熟悉所在城市的交通信号灯整体设置风格,尽量了解和照顾本地广大驾驶员对交通信号的认知习惯,将上述因素融入信号灯设计方案中;

二是交警审核把关。交通信号灯在建设前,业主方务必将交通信号灯的设计方案报送本地公安交警支队对口部门专业人员审核确认,融合公安交警交通管理理念和实际需求,对信号灯设计中错误、欠缺、不足做到及时纠正、弥补和完善。

通过各方协同共建共治,逐渐固化本地交通信号灯建设有益经验做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