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山东省发布“信控应用指导意见” | 注重时空一体化

近日,山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结合2020年10月2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正式签发的《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 (公交管〔2020〕302 号),针对山东省的交通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指导意见基础上,山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还强调了注重道路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的一体化深度挖掘应用,大力推广时空资源深度挖掘应用技术,缓解时空资源不足交叉口的交通拥堵。

具体指导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升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应用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完善交通信号控制应用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创新型、实战型专业队伍,融合大数据、智能化新思维、新技术,逐步实现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的统一管理、精细控制、专业保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营造有序、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是建管并重、实用实效。改变“重建设”“轻应用”的做法,注重提高信号控制应用水平,充分发挥现有信号设备作用。立足实际需要升级改造信号控制系统和设备,防止盲目追求不具备实用价值的功能。

二是适应需求、精细控制。立足本地交通规律特点,针对各类区域分层次科学制定信号控制策略,合理选择信号控制方式,精细设计信号控制方案,实现信号控制效果动态最优、全局最优。

三是注重整体、时空结合。本着系统化和整体最优的原则,加强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组织设计、交通设施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之间的紧密衔接,注重道路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的一体化深度挖掘应用。

四是规范管理、专业运维。要将培养专业人才和引进社会服务相结合,建立健全与信号控制优化及运维相适应的工作机制,配备与管理需求相匹配的技术力量,保障信号控制系统和设备高效稳定运行。

二、工作措施

(一)制定信号控制策略方案,推进信号配时精细化管理

1、出台交通信号控制专项规划。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现状,结合交通流运行特性、现有道路条件和设备状况,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等上位规划,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交通信号控制专项规划,统筹指导交通控制设施建设和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等工作。

2、定制交通信号场景控制策略。综合分析道路条件、交通流特征及变化趋势,围绕商业集中区、区域联接道路、快速路出入口、重要桥梁隧道、主干路关键交叉口等不同交通场景,明确信号控制目标,灵活应用长距离绿波协调、短距离绿波协调、速度控制协调、匝道控制、隧道控制、交叉口群协调等技术措施,定制交通信号场景控制策略。

3、制定交通信号时段控制策略。高峰期以交通流均衡调控为重点,采用以出量进、缓进快出、限流分流、防止排队溢出等措施,主动均衡疏解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流快速聚集造成的拥堵;平峰期以保障道路通行效率为重点,采用调整周期、优化相位、绿波协调等措施,以实现绿灯损失最小、停车次数最少、通行效率最大为目标,保障车辆有序、高效通过;低峰期以保障道路通行安全为重点,采用缩短周期、简化相位、感应控制、速度控制协调等措施,实现交通延误最小化。

4、设置灵活交通信号控制相位。综合分析道路条件、交通控制设备条件、交通流特性和交通出行习惯,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整体信号控制策略,因时、因地选择对称相位、直左混合相位、单放相位、搭接相位、错时相位、合流相位等信号控制相位,实现交通信号控制整体最优化。同时,在创新相位优化实施过程中,要积极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加强宣传、加大路口执勤引导力度,引导科学出行,避免信号配时相位固化。

5、精细设计交通信号控制方案。充分发挥多时段、多方案控制的基础性作用,根据道路交通流早晚高峰、平峰、夜间及过渡时段的变化规律,精细划分控制时段,设计符合各时段交通流运行特点的配时方案,要结合节假日、恶劣天气等方面预置特殊控制方案。

(二)优化配套交通组织措施,促进时空一体化发展

6、注重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组织结合。通过完善交通标志、隔离护栏、行人安全岛等设施设置,减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相互冲突与交织。在采用绿波协调的路段,统筹考虑交通流汇入控制,通过合并道路沿线出入口、设置中央隔离护栏、调整公交站台或人行横道位置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对主线交通的干扰,保障绿波协调控制的效果。

7、强化交通信号与渠化设计融合。强化交通信号与交叉口渠化设计的融合,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在实施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同步优化渠化设计,通过调整进口车道功能、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方式和设置待行区等措施,确保交通信号控制效果得以实施。同时,因不同路段、路口采取设置可变车道、潮汐车道、共享车道、分时段禁向管理等方法,最大程度提高交叉口时空利用率。

8、大力推广时空资源深度挖掘技术应用。大力推广时空资源深度挖掘应用技术,缓解时空资源不足交叉口的交通拥堵。通过“时间与空间互补、顺向与逆向车道互补、宽度不足长度补”等交通组织理念,应用逆向可变车道控制、潮汐车道控制、同向可变车道控制等时空融合技术,充分利用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手段,深度挖掘道路时空资源。

(三)规范信号设施建设,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

9、规范信号控制设施建设。按照《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的规定,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非灯控交叉口的信号灯建设;尚不具备设置信号灯条件的交叉口要设置相应的让行标志、标线;新增或更换信号机时应充分考虑控制需求、信号管控范围以及系统设备兼容性等因素,合理选择交通信号控制机品牌与型号;交通信号机应尽可能的满足感应控制、实时交通信号优化、行人过街、公交信号优先、可变车道信号控制等多种应用需求,具备自动校时、交通信号远程控制、勤务控制、预案控制、远程方案调试、协调控制、多时段控制等控制功能;要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同一控制区域尽量选用同一品牌的交通信号机,便于实现设备的联网和协调控制,连接信号灯和信号机的接线端子和电缆应保证一灯一线,满足灵活调整的信号相位需要。

10、加强交通检测设备建设及应用。推进交通检测设备接口标准化,鼓励各类检测设备与信号机在前端实现直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提高交通信号控制设备对交通流的实时、准确感知能力。对选用的线圈、地磁、视频、微波或雷达等交通检测设备,要精准采集交通流量、排队长度、占有率、车头时距等多元数据,为交通信号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11、加大信号联网联控力度。加强交叉口与交通指挥(控制)中心之间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设备与信号控制系统中心平台的联网,逐步实现交通信号控制参数的远程调整、路段及区域协调控制等。新增或更换交通信号机应满足设备的兼容性要求,便于实现设备联网和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12、加强数据应用、积极探索车联网技术。具备条件的城市可融合交通检测设备、交通监控系统、互联网出行平台等多信息源,发挥各类数据的特点和优势,支撑交通控制方案的优化、评估并反馈优化效果。结合车联网、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需要,推动交通信号灯状态信息、交通事件及管控信息的开放共享,主动向通行车辆推送建议速度、路况动态等实时信息,帮助出行者及时掌握交通状况,合理选择出行路线。

(四)加强建设技术管理团队,提升信号专业化能力

13、成立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管理专业团队。各地可依托交管、秩序、设施、科技、指挥中心等业务部门建立城市交通信号控制专业团队,统一负责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案制定、审核、运行状态监测、优化调整和效果评估,制定大型活动、重大节日、特勤任务等交通信号调整方案,组织技术研究和系统升级,跟踪运维进展,开展舆情处置,协调指导区(县)大队信号控制维护调优等工作。要结合警务技术职务职级评定等工作,选用具备专业技术的民警负责信号管理,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满足工作需要。

14、鼓励引入社会力量提升管理水平。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社会专业机构进驻指挥中心或信号控制中心,协助开展交通信号的日常管理和方案优化工作,弥补专业力量不足,完善服务工作成效评判标准,促进提高服务质量。按照每50个路口配置1名信号优化工程师或管理员的要求,配足交通信号管理力量,加强对交通信号运行的常态管理。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联合开展信号控制技术创新研究,通过立项开放课题、共建实验室、打造示范道路等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社会化科研条件和数据资源,提升交通信号的管理和应用水平。

15、加强信号控制方案调优和效果评估。要根据交通流特征和交通分布情况,按照城市信号控制策略的要求,围绕城市重点区域、重要道路和关键路口以及节假日通行保障等要求,开展日常性的信号控制方案优化和节假日等特殊时段控制方案调整工作,保持城市路网交通均衡,重要区域、路段及关键路口通行高效。调优方案实施后,要跟进开展效果评估,运用数据分析、道路实测等多种方式,从控制目标、缓堵实效、安全状况、出行体验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控制方案,科学评估成效。要定期开展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效果的整体评估,可通过组织专家、邀请第三方机构等方式开展整体评估,不断提高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精细化运行管理水平。

(五)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加强维护规范化管理

16、完善路口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设备设施、控制方案等基础台账,记录交叉口名称、编号、信号机品牌与型号、信号灯规格与型号、建设时间、交叉口交通流特征、信号设计方案、维护调优以及交叉口渠化等信息。鼓励开发和使用路口信号控制档案管理或运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号控制路口交通流运行数据、信号控制参数记录电子化,推动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专业审查和审核,支撑信号控制方案优化、效果评估和维护管理等工作。

17、完善日常巡查维护机制。建立由管理部门、维护单位和路面执勤民警共同参与的信号控制设备巡查、维护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并完善信息报送、任务分配、进展跟踪等规范化工作流程。定期对城市所有路口开展巡查,发现信号配时不合理、信号灯显示不正确、检测器故障、信号机联网中断等情况,要立即协调处置并尽快恢复交通信号设备正常运行。对于信号灯损毁、熄灭、绿灯冲突等重大安全隐患问题,要快速调用应急临时信号灯,并调度警力现场指挥疏导,确保交通安全、有序。

18、完善警民交流互动机制。主动公开信号控制交叉口编号、故障报修电话等信息,通过指挥中心、媒体、市长热线等渠道,收集群众反映的信号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回应和处置。交通信号控制方案发生重大变化的,要视情进行宣传提示,提醒群众注意事项,引导群众尽快适应新的通行环境,积极配合新的交通管控措施,自觉遵守交通信号,促进交通更加有序。

19、完善建管运维工作机制。积极报告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交通检测设备与道路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等工作机制,明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与道路工程建设立项、设计和验收阶段的方式。验收合格的交通信号控制设施应纳入城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防止出现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设施建设滞后或不符合标准规范影响道路安全畅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精细化、智能化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推动,强化各部门间的配合,积极排查交通信号技术应用、维护、管理粗放带来的隐患和问题,编制任务清单,制定改善计划和工作措施,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落实,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整改。要采取建立示范街、示范路段、示范路口等方式,及时推广先进经验。要加强对县(市)大队交通信号控制应用指导工作,组织开展实地检查和技术支援,全面提高县城道路信号控制应用水平。

(二)加强规划引领

各地要充分发挥交通信号控制专项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在城市交通控制设施建设维护、信号配时优化调整等工作开展中,要以专项规划为指导纲要。要保持交通信号控制专项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原则,持之以恒加以落实。

(三)加强经费保障

要结合“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将提升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精细化、智能化作为重要战略部署,积极谋划,梯次推进。要明确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改造升级、用电供给、网络通讯、检修维护等经费保障渠道,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规划设计、方案调优、运行维护、效果评估等列入财政预算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指导目录,所需经费提前编列年度财政预算,健全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四)加强培训指导

建立健全常态化的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培训和轮训制度,专家讲授和交警业务能手讲解相结合,大力开展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技术培训。要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围绕标准规范、需求调查、方案设计、规范设置、维护调优、外场巡查、隐患排查等要求编写相应的教材讲义。要创新培训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与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采取开办长期培训班、建立“访问学者”培训点等方式,开展专业性的深度培训。

(五)加强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信号配时优化规范管理体系,确保信号控制建设、维护、信号配时优化调整等方面规范执行。科学制定信号优化效果评估机制和信号服务团队考核办法,规范管理信号配时服务工作。

(六)加强执法管理

加大信号控制路口的“电子警察”配建力度,充分利用现场和非现场的执法手段,严格查处机动车闯红灯、违法变道、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转向、违法掉头、不依法让行等违法行为。要加强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治理,探索推广行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闯红灯违法抓拍设备,大力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秩序。

山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

2021年2月20日


分享到